原标题:每日一练,天天刷题,加速进步(1.21)
单选题:
某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所以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这位法官所用的是下列哪一种推理?( )
A.类比法律推理
B.归纳法律推理
C.演绎法律推理
D.设证法律推理
=
=
=
=
=
=
=
=
答案:
【答案解析】 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论。其一般形式为:
A事物有a、b、c、d属性;B事物有a、b、c属性;因此,B类事物也具有d属性。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归纳推理主张的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比较有可能为真或者不是假的。
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地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地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
设证推理是对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
根据上述四种推理的概念,结合本题,大前提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小前提是“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结论是“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所以法官所用的是演绎推理。
❖
商经法
多选题:
甲在证券市场上陆续买入力扬股份公司的股票,持股达6%时才公告,被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信息披露违法为由处罚。之后甲欲继续购入力扬公司股票,力扬公司的股东乙、丙反对,持股4%的股东丁同意。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已违法,故无权再买入力扬公司股票
B.乙可邀请其他公司对力扬公司展开要约收购
C.丙可主张甲已违法,故应撤销其先前购买股票的行为
D.丁可与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自己所持全部股份卖给甲
不要偷看答案
=
=
=
=
=
=
=
=
答案: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证券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据此可知,甲只是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再买入力扬公司的股票,而不是无权再买入力扬公司的股票。
选项B正确。《证券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选项C错误。甲的信息披露行为违法,但是其购买股票的行为是合法的,因此不能撤销购买股票的行为。
选项D正确。《证券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份转让。
❖
多选题: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CIF术语。该批货物由丙国C公司“乐安”号商船承运,运输途中船舶搁浅,为起浮抛弃了部分货物。船舶起浮后继续航行中又因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海浪打入海中。到目的港后发现还有部分货物因固有缺陷而损失。关于CIF贸易术语的适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B.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应由A公司负责海运运输
D.应由A公司购买货物海运保险
=
=
=
=
=
=
=
=
答案: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依据2010年通则,CIF意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指定目的港)”,货物的风险在卖方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选项C正确。C组术语和D组术语项下,卖方义务大,由卖方负责安排运输;E组和F组术语下,买方义务大,由买方安排运输。
选项D正确。CIF术语下,卖方须办理货物的保险并缴纳保险费。
❖
刑法
单选题: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故意杀人包含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B.强奸罪、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犯罪客体相同,强奸、强制猥亵行为致妇女重伤的,均成立结果加重犯
C.甲将乙拘禁在宾馆20楼,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深夜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D.甲以胁迫手段抢劫乙时,发现仇人丙路过,于是立即杀害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因抢劫致人死亡包括故意致人死亡,故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不要偷看答案
=
=
=
=
=
=
=
=
答案:
【答案解析】 结果加重犯是指在同一犯罪中,刑法就更重的结果规定了加重的法定刑的犯罪。结果加重犯应当具备四要素:(1)实施基本犯罪行为,但造成了加重结果;(2)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3)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4)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
选项A错误。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为杀人故意,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为伤害故意,故意伤害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而非故意杀人罪。
选项B错误。《刑法修正案(九)》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改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同时,将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加重犯情形改为“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强奸致妇女重伤的,成立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加重犯情形仅包括“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不包括“致妇女重伤”的情形。
选项C正确。“乙因无力还债跳楼身亡”说明乙的死亡属于被害人自杀,通说认为被害人死亡若是其自杀造成的,与非法拘禁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的行为不属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选项D错误。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是指为达到抢劫的目的而杀害、伤害他人,此种情况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在本案中,甲是故意杀害案外第三人,因此,分别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
民法
单选题:
甲有一块价值一万元的玉石。甲与乙订立了买卖该玉石的合同,约定价金11,000元。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该玉石交付与乙,约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处付钱取玉石。随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玉石,甲同意并当场将玉石交给丙。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付与丁抵偿债务。后丁将玉石丢失被戊拾得,戊将其转卖给己。关于该玉石的返还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已取得了该玉石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无权请求返还该玉石
B.该玉石的真正所有权人请求己返还该玉石不受时间限制
C.该玉石的真正所有权人可以在戊与己的转让行为生效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己返还该玉石
D.该玉石的真正所有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玉石的受让人己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己返还该玉石
=
=
=
=
=
=
=
=
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错误。《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本案中,戊是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及时返还权利人,不能因拾得行为而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据此可知,玉石的真正所有人请求返还玉石是有时间限制的,即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
行政法
多选题:
甲、乙两村因土地使用权发生争议,县政府裁决使用权归甲村。乙村不服向法院起诉撤销县政府的裁决,并请求法院判定使用权归乙村。关于乙村提出的土地使用权归属请求,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除非有正当理由的,乙村应于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
B.法院作出不予准许决定的,乙村可申请复议一次
C.法院应单独立案
D.法院应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
不要偷看答案
=
=
=
=
=
=
=
=
答案: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行诉解释》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一并审理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相关民事争议,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
选项B正确。《行讼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对不予准许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选项C.D错误。《行诉解释》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的,民事争议应当单独立案,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裁决的案件,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不另行立案。
❖
...